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

孟克 ( Edvard Munch )

.





「不應該再畫室內景了,不應該再畫什麼人在讀書、女人在織毛衣的畫面了,而應該畫一些有呼吸、有感覺、有痛苦、有愛情的活生生的人……,人們一定會明白,這裡面有些神聖的東西,見到這些後,他們也將會像在教堂那樣,把帽子摘下來。」 ~ 孟克,寫於1899年日記


當深處於不安、孤寂及病苦的時代,對於靈魂的追求就更為強烈。遭受創傷的心靈,更能因為心中強烈的感受而散發更美的色彩與光芒。藝術家因為感動而創作,因為痛苦而創作,因為渴求而創作。作品表現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畫面,更是作者對於心中的探求與吶喊。


西方社會變遷,天災、人禍、疾病充斥著十九世紀末,二十世紀初的德國。人們對於未知的死亡有著極大恐懼。一群藝術家起而提倡以色彩對比表現畫作。反之於印象派,不再注重眼睛所見的自然外貌,而強調其內在精神。擺脫文藝復興以來的傳統,不把自然視為首要目標,認為藝術創作以精神為主。延伸出新的藝術畫派「表現派」。其中一代表藝術家則是孟克。







孟克:「我帶著疾病進入世界,活在病態的環境中,對年輕人而言這種環境固然如同一間病房,但對生命而言卻是一扇經陽光照射、明亮無比的窗戶....。」


孟克(Edvard Munch,1863~1944),哀傷與失望的人生造就了他的不凡。從小就生活在親人離異與病魔摧殘的恐懼之中,他自己回憶道:「我自幼被死亡、瘋狂與疾病跟隨,直到現在。我很早就知道人生的悲苦與險境......。」導致其作品經常出現「死亡」、「疾病」與「孤寂」。他的人物畫多為憔悴與悲悽無望。顏色與線條強烈,表現其內心中的恐懼不安。如《病娃》,為孟克早期的的重要作品,作品中孟克以悲傷的綠灰為主調,用不斷塗抹又刮去的方式描述自己對死亡的恐懼。這是他回憶起母親與姊姊的死亡創痛經驗,同時也是自己的病痛與對世界過份的敏銳所造成的不安與無奈。他知道:為了作畫,必須將往日的記憶牢記在心,同時不能忘記痛苦。他感到需要畫的不是現實的美麗和平靜,而是個人備受折磨的內心世界。對孟克來說,死亡與疾病不單是他痛苦的來源,也是他的回憶,同時是他不可或缺的逃避所。







一想到「吻」,無不馬上想到孟克的另一作品「吻」。孟克創作了許多以吻為主題的畫作。畫中並不細膩刻畫人物臉部,反將兩人的臉部合而唯一,融成一片。雖並沒有表情的刻畫,但其深刻的情感卻濃濃的讓觀看者感受到。史特林堡曾發表在「白色雜誌」上,以孟克的「吻」(1897~1902)主題作詩:「二人合而為一,嬌小的如金魚,彷彿彼此要把對方吞噬下去,就像吸血鬼般…」孟克所要表現的不只是畫作上的吻,而是對於愛情深深的體認,是孟克內心的情感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